在刚刚结束的澳客官方网中超联赛第21轮比赛中,全国各地的足球场再次成为欢乐的海洋,根据官方统计,本轮八场比赛现场观众总人数达到244,693人次,创造了澳客体育中超联赛自2004年创立以来单轮上座人数第三高的历史纪录,这一数字不仅展现了中超联赛日益增长的吸引力,也反映出中国足球市场的蓬勃生机。
火爆现场:球迷热情点燃赛场
本轮比赛可谓场场精彩,悬念迭起,在北京工人体育场,北京国安与山东泰山的强强对话吸引了52,317名观众到场,创造了本赛季单场观众人数新高,比赛过程中,球迷们的呐喊声、助威声此起彼伏,将现场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。
上海海港与成都蓉城的比赛同样座无虚席,浦东足球场内42,189个座位全部坐满,比赛结束后,海港队主教练表示:“球迷的支持是我们取得胜利的重要动力,看到看台上座无虚席,球员们在场上拼抢更加积极,每个人都想为球迷奉献一场精彩的比赛。”
天津津门虎、浙江队、武汉三镇等主场也都出现了高上座率,即使是工作日的比赛,也未能阻挡球迷前往现场观赛的热情,许多球迷穿着心爱球队的队服,脸上涂着球队色彩的油彩,早早来到体育场外参与各类赛前活动,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历史对比:中超上座率的变迁
中超联赛单轮上座纪录的前两位分别出现在2017赛季和2019赛季,2017赛季第16轮,联赛现场观众总数达到256,853人次,保持着历史最高纪录,2019赛季第23轮则以247,583人次位居第二,本轮创造的244,693人次成绩,已经非常接近历史第二的纪录。
与疫情前的2019赛季相比,本赛季中超联赛的上座率呈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,数据显示,2023赛季中超联赛场均观众人数为19,956人次,而本赛季截至目前,场均观众人数已经突破22,000人次,增长幅度超过10%。
足球市场专家分析认为,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多个因素:首先是联赛竞争力的提升,各队实力更加均衡,比赛悬念增加;其次是俱乐部在球迷服务和体验上的改进,让现场观赛更具吸引力;最后是足球文化的逐步成熟,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足球比赛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。
背后原因:多方努力共创盛况
本轮比赛的高上座率并非偶然,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从赛程安排来看,本轮多场焦点战役被安排在周末晚间黄金时段,方便球迷前往观赛,各俱乐部也推出了多种优惠票价政策,如家庭套票、学生票、团体票等,降低了观赛门槛。
在球迷服务方面,各赛区都做出了改进,增加入场通道减少排队时间,改善 stadium内餐饮服务,组织赛前表演和互动活动等,极大提升了现场观赛体验。
新媒体平台的推广也功不可没,本赛季,中超联赛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官方账号粉丝量突破1000万,比赛精彩片段和球星访谈等内容广泛传播,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关注联赛。
经济效应:足球产业迎来新发展
高上座率带来的不仅是热烈的赛场氛围,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,以单轮24万余人次的观众规模计算,仅门票收入就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,加上周边商品销售、餐饮消费等,直接经济影响可达5000万元以上。
体育产业分析师指出:“足球比赛的经济效益不仅体现在直接收入上,更重要的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,比赛日当天,体育场周边的酒店、餐厅、停车场等都迎来了消费高峰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。”
高关注度也增强了赞助商信心,本赛季中超联赛新增了多家知名企业的赞助,赞助总额较上赛季有显著增长,各俱乐部的商业开发也取得进展, jersey广告、场边广告等价值都有所提升。
中国足球的新机遇
本轮创纪录的上座率,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,随着国家队在近期比赛中的表现有所起色,以及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,中国足球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中超联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将继续提升赛事组织水平,优化观赛体验,同时加强数字化传播,让更多球迷能够以不同方式关注和参与中超联赛,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亚洲最好、世界一流的足球联赛。”
各俱乐部也在积极行动,北京国安俱乐部总经理表示:“我们将继续加强社区 engagement,让俱乐部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部分,我们正在规划新的训练基地和青年学院,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。”
专家认为,中国足球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,从单纯的竞技追求,转向竞技与经济、文化、社会效益并重的综合发展模式,这种转变将有助于中国足球建立更加健康、可持续的发展生态。
随着新一轮足球改革深入推进,中国足球正在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,球迷们的热情支持是联赛发展的根本动力,而联赛的健康成长也将回馈更多精彩比赛和快乐体验,这种良性循环,正在中国足球的土地上逐步形成。
中超联赛的火爆场景,不仅展现了足球运动的魅力,更彰显了中国体育产业的活潜力,在球迷、俱乐部、赞助商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中国足球正在书写新的篇章。